今年暑假,我参加了我校班主任培训班的学习。感谢学校领导的组织安排,本次培训班讲课教师都是近几年有影响力的德育工作专家。难得的机会,专家的讲座、我们学员间的交流,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反思,学到了一系列科学、优秀的管理方法,领会了一系列先进的管理理念,使自己得以及时充电,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中去。
培训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中华职教社专家翁孝川的“职学生核心素养构成与培养”讲座,其中他谈到对中职生进行“理解工作和工作过程、理解学习和学习过程、理解生活和生活意义”的重要性,我们深有同感。我曾经班上有这样一位男生,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父母生他时年纪都很大了,可以说是老来得子。可以说,他是在父母的溺爱和姐姐们的疼爱中长大的。他在低年级时成绩还很好,但上了五年级之后成绩就一落千丈。到后来他非常厌学,又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最后到了我们中职学校,又成了我班表现不良的学生。当我一次次和他谈心时,他说“我不想学习,反正我们家有钱,不需要我挣钱”、“我家的企业也不需要我接管,有我姐姐们呢”。我为他的迷茫感到悲哀,一次次的和他探讨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学习及工作是为了丰富我们生命过程,是感受体验的生命过程,不是单单的挣钱。在后来的针对他的转化工作中,我淡化了成绩的要求,加强了学习过程和正直做人的要求。其中经历曲曲折折,三年后他顺利升入高职院校深造,也算圆满。
我们学习了职教专家余国良的思考和经验,他的教育名言“换个角度看孩子,满校园都是好孩子”,溢出了对中职生满满的爱。他说过“最好的教育是体验美的教育;最好的引导是感觉上的引导”,“有效的教育是疏浚教育,任何硬碰硬的教育都会导致两败俱伤,乃至三败俱伤…”,这些朴素的语言折射出余老师在教育工作中的智慧和思考。反思自己的工作过程,觉得余老师的智慧更值得好好研究学习。我现在班级由于各种原因,人数很少只有20几人。新生入班后,在制定班级奋斗目标时我特意提出“人人有机会,个个是精英”的口号。鼓励大家人少机会多,要把自己的各项潜能发挥出来。当然我说这些的时候是把每个学生都看成好学生,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精英。相信学生从老师的语言中获得的信息是爱与鼓励,学生自然愿意接受老师进而接受老师的各项管理。对于班级的管理,我也一直秉持这样的理念“刚性的制度,柔性的坚持”,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承担责任接受惩罚是不能改变的,但我允许他选择可以接受的惩罚方式,因此没有与学生发生过激烈的冲突。正如余老师所说,“硬对硬的碰撞只会两败俱伤”,有些极端的师生冲突事件发生有多种原因,但作为教师我们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智慧和艺术有何欠缺。有人说:“和学生发生冲突的老师,大多数是喜欢较真,责任心比较强的老师。但要心中有法,逾越了法律的底线,任何爱都会变成了伤害!”
我们聆听了衢州二中的郑友民老师激情洋溢的演讲,他的班级管理方法分享,使我受益匪浅,他的教育智慧也让我敬佩不已。郑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的理念。班级文化建设他设计如下活动:班级誓词;三名工程;班级史册;养心美文;好歌赏唱;电影巡礼;感动人物。班级常规管理不断创新:伙伴互助--抱团提升;管理体系--从常委分工到抱团管理;座位安排--前后挪移;提高分数----从分数以外开始;班队活动--- -学生才是主导;同学关系--夸夸我的身边人;相机管班----好处多多;低碳生日---爱需要表达。我被他的智慧折服,也反观自己的班级管理,虽然小有成效,但觉得自己的方法还是太少了,思维也有些僵化,真的需要好好学习借鉴名家经验。但是认真做事总是会有收获,例如:我认为进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最关键的一环就是上好班会课。班会课上我很少讲某某学生被扣了分,某某学生犯了错误,而是认认真真的以主题班会的形式来开展。例如“我心目中的优秀班集体"、“夸夸我心中的好同学"、“我为班级做了什么"、“我能为班级做什么" “好习惯与坏习惯" 等等。只要班主任能够引导的好,学生们就会无所顾及,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这样就拉近了同学们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慢慢地全班几十颗心聚到了一起,爱上了这个班级,爱上了这个家。此时他们才发自内心的不想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影响班级的荣誉,才知道犯了错无需向老师道歉,而是向班级其他为班级建设默默努力的同学们道歉。每年接受新班级时我常常用以上的方法,事实说明效果还是不错的。
“教育观念决定了教育行为”,先进的理念指引着方向,这些名师都是走着“爱与智慧并行”教育之路。经过学习,我深刻反思了自我教育行为的得与失,也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努力吧,同仁们,善于学习的人必将在工作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