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讲评课是高三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讲评课不同于新授课、复习课,它是在认真分析研究答卷的基础上对学生存在的知识或能力缺陷进行矫正弥补的一种课型,越接近高考冲刺阶段,高三复习中大大小小的测试就越频繁,考试后试题讲评课也就愈加重要。试题讲评课上得好与坏,效率高与低,从某种意义上说,直接制约着学生最后阶段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讲评课 有效性 合作探究
试卷评析课是高三最后一学期教学复习的主要课型之一,它是指学生在完成考试以后,教师对试卷进行解剖、分析、点评,以达到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解题能力,掌握学习规律的教学活动。但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试卷评析课,即从试卷的第一题开始,一讲到底,题题不放过,这种做法既浪费学生有限的时间,也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产生厌烦心理。究其原因在于这种试卷讲评模式只注重对知识体系的研究而忽视认识体系,调查发现许多教师评讲试卷时对学生试卷中出现的问题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认知结构的分析,尤其是对学生答题的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不充分,使学生的认识能力不能得到质的提高。下面是笔者对容易走入的一些误区进行归类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课前备课不充分
在如何对待试卷讲评的备课上,不少老师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误解:认为备课就是将试卷做一遍,看懂作对就行,甚至很多教师是不写试卷评讲教案,而是直接拿着参考答案和试卷就对学生进行评讲,这样会导致讲评课的随意性很强,完全没有系统性,甚至会出现讲评答案或思路的错误。这样的课堂怎会不低效?
巴班斯基告诉我们试卷的评讲成功与否,要看“是否查明典型错误及存在的困难,是否提出进一步克服困难的方法,是否保证学生对所做练习质量作自我检查,是否作出练习总结。”这就要求我们在评讲试卷之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1)明确的评讲目标。在对测试结果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立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是直接影响讲评课成效的关键所在。测试之后教师应对学生试卷按选择题、非选择题进行整理、量化分析,找出学生主要失分点,确认本次测试所暴露的主要问题及成因,从而把较重要和较急迫解决的问题;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确定为主要教学目标。如第一轮复习中的测试,讲评重点可侧重知识方面,第二轮复习中的测试,讲评重点可侧重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第三轮复习时则重点突出应试心理和技巧方面的问题。只有目标明确,讲评才有针对性、实效性。(2)科学的评讲内容。第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把握命题意图,以明确考什么。命题意图主要是指考查学生掌握大纲和教材提供的知识信息和理论要求的程度。分析命题意图,也是分析试卷考查了哪些历史事实和学科能力,从而找出教与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差距,是基础知识不扎实,或是分析概括、综合能力有待加强,还是揭示本质、史论结合的能力需要提高,这就增强矫正补偿的针对性,决定了我们讲评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什么,而是应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答,使学生养成分析命题意图的习惯,以解决学生中长期存在的审题能力差的问题。第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测试之后,暴露的问题可能很多,但我们课时有限,教师应把前置知识的缺陷,思维的失误,易混概念的干扰,解题思路的偏差,应试技术的匮乏等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以使学生明确错因和矫正方向。第三、确定矫正的途径、方式和方法。测试后通过量化分析找出失误及成因,那么应采取怎样的方式和方法进行矫正补偿?前置性知识缺漏怎么办?思维失误如何才能避免?怎样区别易混概念?如何才能避免解题思路走入歧途?如何正确掌握应试技巧等。只有建立在对学情了如指掌和对答卷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的讲评才能做到有效、高效。
二、忽视学生主体的发挥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试卷评析时大多会采用纯粹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一节课下来往往是老师讲得一身大汗,学生兴趣索然,会的内容不想听,不会的内容讲评得不详细。这样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同时也压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积极性没有被调动。因此试卷评析课的重心要发生改变,即由注重教师讲,转变为学生的评,这是实现向“学生本位”转变的关键。
[例]毛泽东在一部作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让地方更多的事情,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必须分清敌我,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部作品最有可能是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人民民主专政》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
此题是基础知识解析题。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的错误率较高,大多学生将答案确定为B。讲解中教师若一味地把答案解析给学生,只能让学生被动机械的接受,效果并不明显。如果按以下步骤,就突出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1)课前让学生订正答案。(2)上课时学生个人独立解决问题。首先是学生参照课本、笔记、错题本等自己独立地解决习题中存在的问题。本题经查证可知:《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主要论述了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及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1949年,全面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规定了中国的政权性质;《论十大关系》发表于1956年,主要论述了经济问题,也包括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些重大问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发表于1957年2月,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的的学说,并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规定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之后再看题干,答案就确定为C。⑶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就近分成4人小组,每排桌子的最后一组为4~6人。并将小组编号。每一个小组要选出一名小组长和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由组内成员轮流担任。⑷全班交流。要求:①由小组中心发言人提出问题;②回答问题时主要由小组中心发言人回答,组内其他成员补充。⑸学生整理、反思消化。要求:错题整理在错题本上。疑难点、易混淆的知识点等补充在笔记本上。将仍不懂的题或知识点问明白。这样做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促进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讲评课课堂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缺乏课堂情景的创设
讲评课时大多教师都一题挨一题的讲,学生兴趣索然,会的内容不想听,不会的内容讲评得不详细。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老师讲法不感兴趣。老师要忌满堂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刺激学生深入思考。这样做可以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各有所获,从而避免出现一些学生听不懂,一些学生不想听的局面。
[例]1901年至1905年间,慈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停科举、兴学堂、练新军、振商务、奖实业、改官职”,史称“清末新政”,“新政”内容和“戊戌变法”几乎一致,这表明A 慈禧太后欲为变法平反 B 清政府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适应近代化
C 清政府内忧外患走投无路 D 慈禧太后进行改革,发展民族工业
在考试中很多学生选择了B,主要原因是对于新政等概念不清楚,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评这道题时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什么是新政?(可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基础知识中引出该概念)1901年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新政?新政的实行又产生了怎样的客观效果?等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作出回答,从而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得出了正确的解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对内处于风雨飘摇的统治,对外民族危机严重,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摆脱危机,清政府实行了新政。但新政的实行在客观上却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因此,教师必须把创设问题情境作为试卷讲评的主要方式,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
四、不重视方法的点拨
有些老师在评析试卷时,偏重于给学生提供正确答案,而不重视对解题思路,方法、步骤和技巧的讲解,这样是不利于今后教学的深化和扩展的。试题类型不同,答题方法也各有差异。如果仅仅纠正答案,虽然学生知道此题应该答什么,但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答,对出错的原因和以后如何解此类题还是不大清楚。因此讲评中应加强对学生答题方法的指导。比如如何读取关键词、如何识别易混项、如何运用迂回的解题策略、如何组织语言表达等。
[例]《史记》记载,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以后,计然曾献计曰:“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上述观点表明了
A 重农抑商政策的必要性 B 农业生产的极端重要性
C 商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 D 农业与商业应该平衡兼顾
这是一道文言文材料型选择题,但由于此类题型的材料,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的,这就加大了学生理解材料的难度,从而影响到答题的效果。此题很多学生选择的答案是B,原因在于对材料不理解。而教师在评讲时只是将此题翻译一遍,再告诉学生答案是D。这样做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学生只会做了一道题,而不是一类题。那么我们如何评讲此类题型呢?首先,我们要告诉学生从思想上破除对此类试题的惧怕、厌烦等消极心理,积极正确地面对这类试题。这是做好这类试题的前提条件。其次,解答历史文言文材料题的切入点应放在材料的出处,根据材料的作者、时代去推敲和教材连接的部分,展开联想,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结合问题进行定向思维,组织有效信息准备答题。再次,要抓住材料中所给的关键词,找出材料所述内容或者观点的核心部分,辨别观点是否正确;代表哪个阶级或社会层面的利益;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如何;对现实有哪些启示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思考。最后组织答案,做出回答。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五、不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考对学生提出多项能力要求,在一切能力要求之中,思维能力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对答案或“满堂灌”的教学,不仅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还会压抑学生的探究心理,因此试卷评析课的重心要发生改变,即由传统的注重评讲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转变为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比如:(一)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孙中山曾说:“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举此二者,则民生主义之进行,可期得良好之基础。“对这段话解读正确的是
A 它是1905年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内容
B 它是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誓词
C 它表明孙中山发展了三民主义
D 它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此题很多同学选择A,究其原因是对该题所给材料分析不透导致的。那此题的解法有两种:
解析一:确定主语是民生主义,可知考察的是三民主义中有关民生的内容。从所学知识可知,旧三民主义的民生内容为平均地权,即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而带来的地价增长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而题干中的内容与此并不相符,证明是新增加的民生方面的内容,答案就明确为C项。
解析二:确定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三民主义的民生。然后找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由此可知这是新三民主义中民生的内容”节制资本“,答案就明确了。一堂好的试卷讲评课,其目标定位不应以试卷上试题评讲的终结为结束。
(二)利用“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恩格斯指出:“原来,在(德国)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付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其中“这些机构”是
A. 内阁 B.联邦议会 C.帝国议会 D.巴黎公社委员
解析:恩格斯分析了19世纪后期工人阶级斗争形式的变化,即利用政党进行合法斗争。而当时的德国虽属于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议会却从属于君主,属于典型的帝国议会。故选C项。A、B项都不符合19世纪德国政体的特点。而D项属于法国。对于这样的答案详解,由于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够系统,所以很多同学似懂非懂。在这种情况下,我采用了变式训练,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该题的理解。
变式一:恩格斯指出:“原来,在(德国)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付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下列选项中对材料解析正确的是:
A. 民主是虚,专制是实 B.以民主来欺骗工人阶级
C.其民主对工人有有利之处 D.受恩格斯的高度肯定
解析:此题难度设置较低,学生可通过材料的“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付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信息,得出“其民主对工人有有利之处”的结论。
变式二:恩格斯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指出:“原来,在(德国)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付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材料表明恩格斯:
A. 批判德意志帝国君主专制的本质 B.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
C.指出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D.认为《德意志帝国宪法》提供了合法斗争的平台
解析:从材料“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付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 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 害怕选举成就”的信息可知:帝国宪法为工人阶级的合法斗争提供了平台。而选项A、B、C的内容都不符合德国政体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