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 郑州十中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2017
04/26
00:00
作者:张继波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程体系的管理由一元走向多元,打破了完全由国家管理课程的壁垒,变成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这种转变改变了“专家编写教材,教师使用教材”的传统现状,增加了地方、学校对课程开发的自主权,肯定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体现各地、各校的办学宗旨、满足学生的特别需要和利用本地、本校的资源优势。

一.校本课程及其功能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由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构成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是执行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校本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它能很好地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缺陷,提高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校本课程的目标

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课程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和加工能力,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三.校本课程建设的立足点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在条件,这些条件的综合就形成了该校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传统和校风。一个学校的办学传统的形成,可视为该学校在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

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郑州十中是郑州市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校,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我校融普通高中与普通中专于一体的办学现状使我们有着其他高中阶段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色。最近,我校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郑州市综合高中特色化办学试点学校,这更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综合高中特色化办学的信心,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要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基于学校现实的特色化的道路。每位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我们学校的特色,利用好自身优势进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类型

具体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组织形式:

1、学科学习拓展性课程

内容选择: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强化学科知识拓展,特别是学法指导,也可以有补缺补差。)

2、科技发明探索类课程(以实验研究为主题)

内容选择:航模、无线电、电脑网络、软件制作、天文地理观测、环保、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等。(引进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当今科技发展前沿,又贴近现实生活,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的兴趣。)

3、学习、生活技能类课程

内容选择:摄影摄像、园林设计、植物栽培、交际礼仪、时装设计、家政服务、应用医学、公共资源使用(如利用图书馆资源)、市场知识、营销模拟、十字绣等等。

4、体育技能类课程    内容选择:武术、体操、田径、球类、棋类等等。

5、报告、讲座类课程

1)与学科教学相关的讲座。

2)教授(或名师)论学,对名人的访谈交流等等。

3)心理导向课:以心理咨询、价值取向、职业取向辅导等为主题。

6、艺术类课程

内容选择:文学、电影、电视欣赏、中西方美术欣赏、歌舞、乐器、雕刻、书法、绘画等。

7、活动类课程

内容选择: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主题的各种扩展知识、发展能力、兴趣、特长的学生社团活动,各种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学生演讲、辩论、文学创作、影视制作、采访主持、现代企业参观、主题旅游、到社区开展有意义的活动等等)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一项具有持续性的专业活动。这一活动过程一般有4个主要步骤:

1.情景分析:包括明晰学校教育特色、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学校资源、把握社区发展需要等等。

2.确定方案(目标与计划):包括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结构、科目、课程纲要。

3.组织和实施:包括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

4.评价与改善:涉及教师、学生与课程方案三方面:评价内容与方式、结果处理、改进建议等。。

六.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1、组织管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负责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同时成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负责审议学校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检查与督导《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等。

2、课程计划管理。学校要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没有经过审议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不得在学校中实施。

3、课程实施管理。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学习方式的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合作性、建构性;教授方式的灵活性、针对性、创造性。应根据有关的课程文件,正确处理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的关系,保证各类课程的合理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

4、教材管理。学校鼓励校本课程任课教师自主编写校本课程教材,并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逐渐完善、丰富。对编辑印刷校本课程教材的教师,学校将予以资金支持。

5、课程评价管理。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每学年必须审定一次校本课程,并对教师的开发、实施工作做出评估,以不断改进校本课程的建设工作。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要纳入学生档案管理。

6、人员管理。学校要把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纳入教师专业化成长管理中,在评优选先等考核工作中予以体现。

 

作者:张继波  610

版权所有© 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金龙路188号  邮编:451464
电话:党政办公室 (0371)-61130909  招生就业处 (0371)-61130911  实训处 (0371)-61130921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
豫ICP备200226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