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第二课堂文化建设要再“提速”

2023
12/19
14:54
责编:金宇涵

我国高校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开始有了第二课堂文化建设的实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智能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第二课堂文化建设,既面临再“提速”的问题,也迎来再“提速”的机遇。如何抢抓机遇,实现第二课堂文化建设再“提速”?对于每一所高校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第一,要建设以先进而又系统的理念为引领的新阵地。第二课堂文化建设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首先,先进的理念必须是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向是第二课堂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其次,引入的理念必须具有先进性。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按照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念,高校第二课堂文化建设就不能只是以培养纯粹的专业人为目标,而应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后,引入的理念不仅要先进,还要看其是否具有系统性。比如,“美育”理念之所以能够在第二课堂文化建设中发挥较大作用,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美育”是一个包含“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等理念于其中的系统理念。

第二,要打造科技文化活动占据主体地位的新场域。过去,文艺体育娱乐文化活动普遍开展较多,科技文化活动相对较少,随着智能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应将科技文化活动提高到第二课堂文化活动场域的主体地位,以打造第二课堂文化建设的新场域。首先要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将智能化数字化与学科专业融合,打造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科技文化活动。其次要积极培育高水平科技竞赛项目。如培育“互联网+”、挑战杯、电子设计比赛、机器人大赛等项目,以此打造高水平科技文化育人平台,让师生从备赛开始就能够感受科技文化的魅力。最后要推动学校硬件设施智能化与数字化。密集的科技元素是学生了解科技文化,激发创新的基础条件。同时需要提醒的是,科技文化活动的打造不应当只是科技应用符号的泛滥,以传统讲座等形式开展的以科技理论深化的活动也应同步进行,与其他前沿性的科技文化活动相得益彰。

第三,要构建课内与课外双重文化有机融合的新模式。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割裂是第二课堂文化建设速度凝滞的重要原因,因此,应着力构建课内与课外双重文化有机融合的新模式。首先是通过专题研讨统一思想认识,弥合两个课堂文化建设系统在理念上的割裂。其次是通过调和内容形式,使第二课堂文化建设与第一课堂课程模块精准对接,衔接互动,以此优化两个课堂育人机制,从而形成“理论+实践”教育合力,构建“学做”相结合的育人闭环。最后是通过建立融合量化机制,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中强化文化融合的量化指标。

第四,要发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文化建设的新形态。形式的丰富是实现第二课堂文化建设再“提速”的重要着力点。可以在空间维度进行横向的拓展与丰富,就大学生校内全天候活动轨迹进行文化建设。诸如食堂图书馆化、学生公寓社区化等。也可以打破校园和社会的空间禁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教融汇等。纵向形式的多样扩展也大有可为,如讲座可以线上线下灵活转化,可以开展草坪讲座、湖边讲座等。但不管第二课堂文化的形式怎么变化,丰富第二课堂文化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一定要聚焦智能化数字化的科技文化需求,努力形成第二课堂文化建设的新形态。

第五,要形成健全的第二课堂文化建设机制的新体系。在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第二课堂文化建设要有新的健全的制度机制作保证。健全的第二课堂文化建设机制至少应该包括工作运行机制、评价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组成三方面的内容。要构建该体系,就必须明确三者的关联和相互作用,工作运行机制是主体环节,评价机制是衔接环节,保障机制是基础环节。

除此之外,还要完善各机制自身。智能化数字化时代,工作机制要实现一体化、简单化和信息化。评价机制要坚持公平原则,师生双向评价要贯穿全过程。至于保障机制,一是要抓牢“党建带团建”,着力提升组织保障力;二是要广泛吸收高层次人才参与文化建设,培育第二课堂文化建设复合型团队;三是要争取工作经费,为第二课堂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物质支撑。

责编:金宇涵  544

版权所有© 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金龙路188号  邮编:451464
电话:党政办公室 (0371)-61130909  招生就业处 (0371)-61130911  实训处 (0371)-61130921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
豫ICP备200226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