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写生
师生在写生课余主动捡拾垃圾
同学们捡拾垃圾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一起动手包饺子
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为深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与人文情怀,10月20日至11月2日,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组织计算机平面设计和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140名学生,在10名专业教师带领下,赴太行山大峡谷开展为期14天的户外写生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行走课堂”中,既提升专业素养,更将爱国情怀、劳动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
写生过程中,带队教师并未局限于技法指导,而是结合眼前盛景引导学生思考:“祖国的大好河山不仅需要用画笔记录,更需要用行动守护。” 这一理念迅速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写生期间,当同学们看到景区步道旁散落的塑料瓶、纸屑等垃圾时,学生干部主动提议组建“环保小分队”,140名学生分成14组,手持垃圾袋分工清理,同学们做得非常认真。“以前在教室学‘爱护环境’总觉得抽象,这次我在写生课余时间捡垃圾,看着画纸上的美景和手里的垃圾袋,才真正懂了‘守护’不是口号。” 李缘奇深情满满地说。从专注创作的“小画家”到主动奉献的“环保小卫士”,身份转变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劳动价值,也让“爱国”从情感认同落到实处。
“户外写生并非传统课堂的简单迁移,而是集专业实践、德育渗透、劳动体验于一体的‘行走课堂’。” 此次带队的副校长张继波表示,活动打破了空间界限,学生在自然中提升美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应用能力,在劳动中厚植爱国情怀,正是学校“实践+育人”特色模式的体现。据了解,本次活动共完成传统写生作品436幅,清理景区垃圾78公斤,分类可回收物23公斤。“孩子回家后不仅分享了写生作品,还主动给家人讲太行山的抗日故事,甚至用环保数据图提醒我们做好垃圾分类,这种实践比课本更有感染力。” 一位学生家长的反馈,道出了活动的育人实效。
后续,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将在校园举办“以笔绘山河,以行践初心”主题作品展,同时把学生在太行山维护环境的活动编写成校本德育课程案例,持续探索“信息技术+美育+德育”的融合育人路径,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