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假,不少准毕业生计划利用这段时间到用人单位实习。然而,据《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许多本来只是为学生积累工作经验的实习机会却被“明码标价”,“实习内推”也在不少电商平台成了一种商品。记者在电商平台上以“实习内推”为关键词搜索,共得到4万余条结果,这些在售商品带着“互联网大厂名企实习”“背景提升”“内推”等字样,宣称能提供“保offer”“1V1跟进”等服务。虽然商品页面标注的价格仅在百元左右,但这并不是实付价格,一旦买卖双方谈成条件,实习生往往要支付几千到上万元的费用。
对此,记者发问,“付费实习”值不值?对于这个问题,许多有过亲身经历的“前实习生”,都在社交网络上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在豆瓣“留学组”中,有网友发帖表示“绝对不要付费实习”,认为付费实习根本就是“浪费钱”。也有网友直接点明:“不要买付费培训班,他们只想赚钱”。
那些夸下海口的“实习掮客”,不少都是手中没有真实资源,只想“坑一笔就走”的职业骗子。一旦遇上这样的卖家,准毕业生们只能花钱买教训,默默承受所有损失。但我们不禁要问:明知实习交易“水很深”,为何相关交易还是“有价有市”,让一些年轻人趋之若鹜?显然,在监管触及不到的灰色地带,确实存在某些负责实习生招聘与内推工作的人,将真实的实习、内推机会拿来“待价而沽”的情况。
在传统认知中,实习机会按说不是稀缺资源。一方面,实习生的用人成本远低于正式工,部分行业的实习生甚至普遍不领酬劳;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分配给实习生的,大多都是一些简单、基础的工作,因此对实习生的个人能力也没有太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理应是双赢的关系,而非一方求着另一方“给机会”。
经济学告诉我们,一切与价格有关的问题,都可以在供需关系中找到答案。实习机会之所以被标上高昂的价格,自然是因为其“供不应求”。事实上,并非所有实习机会都能被“炒”出高价,很多中小企业就算想招实习生也未必能招到多少。让准毕业生不惜花钱去买的,是某些“大厂名企”的实习机会,这可以成为他们未来就业的“敲门砖”。相比于众多毕业生的需求,“大厂名企”能提供的实习机会自然显得稀缺。
很多学生,尤其是学历背景普通的学生,非常需要丰富自己的简历。“大厂实习经历”是他们最有可能获得的资源。面对这样的需求,某些大厂员工打起了从中牟利的主意。然而,这种看似“各取所需”的现象,既加剧了就业竞争的“内卷”,也扭曲了正常的实习关系,甚至害得不少学生无辜受骗,理应得到规范和治理。
首先,用人单位还应加强内部监管,杜绝员工与中介机构私相授受,挤压其贩卖实习机会的灰色空间。与此同时,社会也要逐渐摘下“有色眼镜”,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让他们能凭借实力证明自己,而不必再千方百计付费实习,从而给不合理的“实习交易”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