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当代华章 | 评论

2023
06/15
10:21
责编:梁璐莎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以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让一个来自欧洲的思想在万里之遥的中国开花结果,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今日中国,之所以能以雄伟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离不开文化的有力支撑;面向未来,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一、坚定文化自信,走好自己的路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当今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只有植根于五千多年文明的文化沃土,才能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刻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给坚定文化自信打下了最深厚的历史根基。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认真领会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坚定走自己的路的决心,传承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做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系统研究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我们党历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盛世修文”工作,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合力,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始终保持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在风骨神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刚健激越的革命文化、繁荣兴盛的先进文化引领下,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经济社会发展奇迹,点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给予了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奋进新征程,要在各种文化交流激荡的时代大潮中,保持这份文化自信的底气,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汇聚自信、自立、自强的强大能量,信心百倍再创中华文明新辉煌。

二、秉持开放包容,实现美美与共“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助力中华文明成为几千年来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把握开放包容的突出特性。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立足“物一无文”“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等理念,唐朝时期的长安发展成为人口众多的国际性大都会,宋元时期的贸易港泉州实现不同文化、风俗之间的相互融通共存。正是这份开放包容的突出特性,推动中华文明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实现美美与共。走好“两个结合”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走好“两个结合”这条必由之路,不断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让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和精华,不断赋予党的创新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结合”在新时代的最大成果,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根本指引。讲好中华文明的生动故事。从“以和为贵”“兼爱非攻”“计利当计天下利”,到“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蕴藏着解决全人类问题的智慧和力量。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讲好中华文明故事,深入阐释中国的和衷共济、和而不同的和平观,计利天下、互利共赢的发展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天下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明观,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观。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在开放合作中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三、坚持守正创新,谱写当代华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既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也是激励中华儿女赓续文明、接续奋斗的不竭动力。肩负新的文化使命,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题中应有之义。做强正面宣传,凝聚奋进之力。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题教育、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围绕“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等重大主题,精心组织主题宣传,推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更加高昂、高质量发展的正能量更加强劲。加强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科学准确开展舆论监督,推动主流思想舆论阵地进一步巩固壮大,持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用好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新闻宣传效能。统筹新闻宣传、网络宣传、社会宣传,大力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进一步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弘扬主流价值,建好精神家园。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选树推介先进典型,深入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着力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党心民心高度凝聚、社会文明程度有效提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中,盘活用好红色资源,加强“四史”主题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尤其要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赓续红色血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基层治理中,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和行业规范,进一步彰显社会主流价值,滋养精神家园。丰富有效供给,回应文化需求。从《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热播,到故宫文创产品的走红、云端博物馆的蓬勃发展,再到听古风歌曲、追传统诗剧日益融入日常生活,一个个文化现象启示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守正”,更需要“创新”。“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作更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精品力作,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持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奋进新征程,深刻领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意义、历史意义、世界意义,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扛起新的文化使命,担当作为、奋发有为,努力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的文明滋养和精神力量。

责编:梁璐莎  532

版权所有© 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金龙路188号  邮编:451464
电话:党政办公室 (0371)-61130909  招生就业处 (0371)-61130911  实训处 (0371)-61130921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
豫ICP备200226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