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纷纷表示,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施...
新征程,新起点,新远航。 在这个关乎强国的宏大叙事中,教育成为磅礴力量。这力量,与党同心,与国同频,与时同行。 从党的二十大对教育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到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时代课题...
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怎样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双减”进展情况如何?如何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在人民网开展的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中,“教育人才”成为热词。今年全国两会上,怎样推动教育现代化成为...
建议,要大力宣传引导社会更加重视技能的观念,创造人尽其才的空间。 “技能人才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务处处长王红军代表说,如今,劳动者技能素养与岗位需求有落差的情况仍...
不论是在雷锋文化德育长廊,还是在校门前,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创新小学的学生在校园里随处与“雷锋叔叔”相遇,形成独特的雷锋校园文化。目前,雷锋文化德育长廊已作为西市区教育局青少年学雷锋教育基地向全区学生开...
在国家教育事业的全局里,发展特殊教育既是重任在肩,也是希望在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 近期,北京、广东、吉林等地纷纷出台特殊教育发展政策。各地政策中有哪些“硬核”举...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雅典大学维尔维达基斯教授等希腊学者,祝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复信引发热烈国际反响,多国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强调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各种文明的悠久起源和丰富内容,让一切文...
“云上课”……近年来,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场打破时间和空间界限的教育革命也随之而来。2月13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面对教育的未来,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专家与学者等以线上...
运河书院的品牌活动,引导学生浸润式学习、实践和感受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 新学期,新气象。各高校在开学之初引导青年学生思考青春何为,动员他们把个人的成长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
本报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丁雅诵)教育部日前研究制定《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旨在扎实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
2022年,教育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着力化解疫情影响,创新方式方法,精准施策,持续优化,有效推动...
初春的北京,疫情的阴霾已经消散,一场迟来的盛会缓缓拉开序幕。 2月16日至18日,推迟了3个多月的第23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届年会以“适应与改变——重塑我们的教育”为主题,以线下...
以来,学生居家上网课、使用电子屏幕时间更多了,近视的发生率又有所回升,近视防控任重而道远。新学期,爱眼护眼知识应成为开学重要一课。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李莉对此进行了科普。 孩子出...
改革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力支撑。 数字化建设快速发展 “课上全程录制分析,生成课堂教学能力测评报告,为我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贵州毕节市大方县第七中学(大方天河实验学校)语文教师周沙感慨,原来在课堂...
本报北京2月9日讯(记者 张欣)今天,教育部举行媒体吹风会,介绍一年来推进教育数字化进展和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筹备情况。据悉,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将于2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共同举办世界数字教育...
《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形势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作了顶层部署。2015年、2020年先后两次发布《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内涵外延...
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教育数字化正成为普遍共识。以数字化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数字化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数字教育的中国方案呼之欲出。 基础设施日趋完备,...
人才决定未来,教育成就梦想。 2月13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将在北京拉开帷幕。大会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我国教育数字化工作取得新进展,为世界数字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与会者将围绕数字化转型、...
本报北京2月12日电 (记者闫伊乔)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要求,国家语委修订了《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共12章43条,将于4月1日起施行。
与信息化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在“助学、助教、助管、助研、助交流合作”上持续发力,不断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
版权所有© 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金龙路188号 邮编:451464电话:党政办公室 (0371)-61130909 招生就业处 (0371)-61130911 实训处 (0371)-61130921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豫ICP备20022638号-1
微信
微博
抖音
头条
VR校园